6月29日,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、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显示,前5个月,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38.7万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3%,增速较前4个月回落0.3个百分点。
5月份当月增长5.0%,较4月份回落0.5个百分点。
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统计处副处长孟圆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尽管5月份增速有所回落,但波动幅度环比有所收窄,显示物流需要恢复态势趋稳,一定量上缓解了外部原因的影响,为产业链Supply chain的顺畅运转和经济的平稳运行筑牢了基础。
物流需要增速稳中趋缓但结构优化
“进入5月份,物流运行总体平稳。物流需要增速稳中趋缓但结构优化,工业品物流增势平稳,民生消费物流加速恢复。物流供给维持扩张,细分范围景运势行;
物流服务价格水平总体趋稳,微观主体经营基本稳定。”孟圆说。
数据显示,前5个月,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.6%,增速较前4个月回落0.1个百分点。
5月份同比增长5.5%,增速环比回落0.1个百分点。尽管遭到外部环境影响,工业品物流总体仍维持平稳较快增长。
孟圆表示,从结构看,在产业升级与政策发力的双重驱动下,5月份绝大部分行业物流需要仍维持韧性增长。产业升级方面,贡献率超越五成的装备制造物流需要引领工业品物流结构持续优化,其中汽车制造业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施制造业等行业5月份增速均超越10%。政策支撑方面,设施更新政策带动电机、船舶等装备制造业物流量高增,电机制造、船舶及有关装置制造、锅炉及原动设施制造等行业5月份增速维持10%至20%。
同时,假日经济带动民生消费,有关要求释放加速回升。前5个月,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.4%,较前4个月增速提升0.5个百分点。
5月份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8.3%,较4月份提升2.1个百分点。
“从新增长点看,视频直播带货、即时零售等消费新业态日趋成熟,5月份在电子商务营销及国补政策等原因叠加下,有关消费物流需要进一步激起。”孟圆表示,前5个月实物产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.3%,较前4个月提高0.5个百分点。
5月份电子商务物流指数为111.6点,环比回升1.1点,指数创年内新高显示需要增长态势好。
物流供给规模扩张维持活力
前5个月,物流业总收入5.6万亿元,同比增长4.2%,增速虽较前4个月回落0.5个百分点,但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,多数细分范围进步态势好,物流供给维持活力。
值得关注的是,5月份,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.6%,虽环比回落0.5个百分点,但连续三个月维持扩张态势。
孟圆表示,今年以来,国内物流运输互联网运行稳定,结构调整态势延续,同时航空外贸物流、铁路国际运输等保障能力增强,有效支撑物流循环。一是高效运输方法占比提高,5月份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.6%,高于货运量增长12.3个百分点,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持续增强,仍维持26.3%的高速增长;
二是大宗货物运输转型深化,国家铁路货运周转时效缩短,运输效率提升1.0%;
三是多式联运逐步推进,大宗货物“公转铁”稳步增长。
5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50.5%,连续7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。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52.4%,大宗产品、日用品等仓储业务活跃,产品周转效率高。
“从物流供给看,运输结构优化,仓储物流周转提效,国际外贸物流稳定运行,系统性、协同性提高了综合物流运行效率。”孟圆剖析称,但也要看到微观物流服务主体经营重压犹存,部分范围服务价格角逐白热化,利率水平持续处于较低水平。
从后期走势看,孟圆预计,在设施更新、以旧换新等政策加力扩围推进下,装备制造、民生消费物流有望延续回升态势,但进口国际物流承压与部分范围价格战或将延续,年内物流需要有望维持平稳。从指数看,物流景气指数中的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连续3个月维持在55%以上高景气区间,铁水联运、低空经济等范围物流市场预期向好。下一步物流供需仍需协同进步,通过深化物流组织模式革新等方法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,筑牢物流对Supply chain的稳定支撑用途。